返回
HE番外(二)(无私才能成其私...)
首页
更新于 2024-10-25 22:52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王道容再一次从剧痛中醒来, 棺椁闭合之后,空气迅速流逝,他的胸肺如炸开般痛苦。

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意识逐渐沉入了一片黑暗, 等再睁开眼时, 眼前却是火烧得通红的天边, 满目黄原衰草。

这一幕仍是眼熟, 他微微一怔,记起来这似乎正是上一个, 或者上上一个梦境中的事了。

他又活了过来, 或者说又做了个梦。

这一次的情况明显比上一次更加险峻, 他重生回到了北伐的路上。

慕朝游已经离开, 一切已经不可挽回。

他的性命也正岌岌可危, 摇摇欲坠。

王道容没有惊动任何人, 只静静地坐了一会儿,想了很久, 隔了好半天, 才走出营帐, 将自己的亲卫叫来。

一个月之后,因为胡人降将倒戈哗变,主帅无能仓惶丢弃辎重, 逃回彭城。王家六郎王道容则率领残奋勇突围, 斩杀胡人数千, 历经千辛万苦, 辗转退回淮南。

而王六郎本人却在战斗中被胡人流矢射中, 伤口化脓流血,终日不愈, 于寿春伤重不治,溘然长逝。

消息传回南国,举国震动哀恸。其父王羡多年与他未见,得了讯息,匆匆赶回建康,瞧见儿子棺椁,什么也没说,只默默将他安葬。

他这个儿子,权欲太炽。但又并非真正恋栈权势,爱慕虚荣之辈。王羡那时便担心王道容日后会后悔,只怕终日汲汲营营,回首看来,不过竹篮打水一场空,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为了慕朝游的事,他已经与王道容多年未见。

不见也好,见了徒增伤心,愤怒和尴尬,不见两个人都轻快。

他隐居会稽,状似潇洒疏阔,看破红尘,但这一颗心却还是眷恋红尘人事。偶尔暗中派人打听王道容跟慕朝游的消息。

后来知晓慕朝游未死,还与王道容重逢。他心里说不出的庆幸。至于与王道容重逢——

王羡自己心里也清楚,慕朝游不爱他。这二人之间恨也好,爱也好,都太浓烈,远非他能插足。

他起初也犹豫是否要将慕朝游带走,只后来见他二人相处颇谐,甚至育有一女,王道容似乎转性,慕朝游过得很好。

王羡松了口气,索性继续装作不知。

慕朝游不愿来找他,他也不想叫她为难,倘若她主动开口,王羡想,自己即便相隔万里,也一定会将她带走。

王道容那婚书送来时,原谅他实在无法亲自到场,亲眼目睹他二人修成正果。他若去了,莫说王道容与慕朝游,叫那个女孩子觉察出蹊跷又如何自处?

那个叫阿砥的女孩子,是凤奴和朝游的孩子,砥,当真是个名字。

她是他的孙女啊。

他这个做祖父的,爱上她母亲就已经罔顾伦常,又有何颜面去打搅呢。

他本应祝福他们,但心中实在痛苦难言,这痛苦却又不能痛任何一人言说。

于是,他千挑万选,竭尽所能送上了丰厚的财货,只望她日后能与王道容举案齐眉,白头永偕,这便是他小小的私心与祝愿了。

可后来发生的事,叫王羡也始料未及。成婚没几日,王道容对外称妻子暴毙。

王羡知晓她未死,却不明白她为何突然带着阿砥远走高飞。

在那之后,他再没有听说过慕朝游的消息。直到,如今又接到王道容的死讯。

这当真是一段孽缘。

王羡强压下内心的悲痛,将王道容住持下葬之后,便离开了建康,回到了会稽。

船行在水,载着他渐行渐远,他站在船头,瞧望着河中的流水。

人寿有定,今日亮,明日灭,而流水亘古不绝。

或许他再也不会回到建康了。

-

又过了一个月,王道容去世的消息连同一只木雕人偶,一套旧时故衣被送到了慕朝游面前。

送信的人风尘仆仆,眉眼疲倦,却依稀可见曾经的生动活泼。

瞧见送信的人眉目,慕朝游如被人敲了一闷棍,怔在原地,“小婵?!”

连日奔波,小婵熬红了一双眼,闻言更忍不住落下泪来:“娘子,你去了哪里?郎君说你死了,我不信,我相信娘子吉人自有天相。如今可算叫我放下心来啦。”

慕朝游先收到王道容的死讯,再见到小婵死而复生,整个人如坠梦中,神思恍惚,说不出一个字来。

小婵没死?王道容没杀小婵?

可他却死了。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她还以为他会高高在上,侯服玉食的遗害一百岁。可细细想来,他的死,却又在情理之中。

毕竟这是南国。纵你有经世之才,如何惊才绝艳,今日或许权焰滔天,明日便作道旁白骨。

小婵没死,竟是自己误会他了吗?慕朝游心里一时有些不是滋味。

若她没有收到王道容的死讯,只是了解了当年真相,或许还不会这般迷惘,但这两重冲击接连到来,竟令她心中生出淡淡愧疚。

“当初郎君担心世道太乱,我与表兄路上恐有危险,便派人暗中护送……”

“这木偶小人是昔年郎君所刻,可惜那时候郎君与娘子有了些纠纷误会,便一直未曾送出。郎君临死前特地吩咐左右,务必要将这偶人送到娘子手中。又怕娘子心存抵抗,这才辗转找到我,派我来作这个使者……”

慕朝游好生招待了小婵,又留她小住了半个月,直到小婵告辞,二人这才分别。小婵走后,慕朝游走到河边,找了处漫开花草的山坡,将王道容留下的偶人与故衣埋入泥土,立了个衣冠冢。

挖坑从来便不是个轻便的活计,慕朝游挖了半天,累出一身汗,才勉强做完。自那之后,每逢节日她偶尔回到河边来探望。

虽然知晓这不过是个衣冠冢,但想他从前风光惊才绝艳,再想他如今默默无闻,白骨黄土,若不去探望,未免太过凄凉。

人当真是古怪而矛盾的动物,他生时,她分明恨他入骨,他死了,她反倒有些怀念起他来。

或许死了的王道容才是最好的王道容。

没了威胁,没了逼迫,才能心平气和地回忆与怀念那些陈年旧事,那些掩埋在岁月风霜中的脉脉温情。

这一日,慕朝游带了供果去水边祭拜。刚站起身,远处忽然驶来一辆马车,马车在她面前停下,车上走下来个身姿颀长的青年男子,饶是慕朝游见惯美人,也不由一愣。

好似周围的春光尽汇聚于此人身上。

这人乌发高冠,宽袍博带,修眉细眼,俊雅温和。

青年拱手向她行礼问路,嗓音也如清泉玉碎,琅琅有致。

慕朝游愣了一下,才收敛心神:“你要进城,往东边直走二十里便是了。”

那青年温言朝她道过谢,正要上车,又好似想到什么,转身道:“娘子可是镇上居民?”

慕朝游索性伸手一指:“我出城来祭拜故友。”

青年微微一怔,道,“节哀。”

他自叙姓张,名猷。

张猷容色皙白如玉,清姿如春柳,乌眉若青山,双眼如春水。

语也如碎玉,气质淡雅。他话不多,大部分时候都在聆听,每每开口,嗓音不疾不徐,给人以明月青松,流水潺湲之闲宁安静之感。

穿越到这个世界这么多年来,慕朝游遇到过很多人,他们之中大多数猖狂悖世,穷途之哭,灰心丧志,醉生梦死。

世道太昏暗,战火烧不尽,这本也是人之常情。

可眼前这个青年,却是“静”,静到了极致,静水流深。

尤其那双眼,眼波澄澄,是江南杨柳明月夜,是湖心明月微微漾,仿佛写尽了三吴的山川风月。

这是个浑身上下没一丝戾气的青年,仅仅只是走在他身边,与他交谈,便恍入良辰,感到一阵由衷的,发自内心的平静祥和。

张猷为答谢她指路之恩,主动提出要载她一程,请她上车之后,自己却不入内,只端坐车辕。

慕朝游就这样与他相识。

而随着和张猷的交往愈深,慕朝游便愈惊讶。

这世上当真有这样一个人吗?宛若自己的双生。他二人脾性相似,口味相近,三观相合,待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常常有相见恨晚之感,每每见面,总要秉烛夜谈至天明。

更奇怪的是,在与张猷交往的过程中,她偶尔会想到王道容,或许是因为两人那如出一辙的淡静神态,一样的举止斯文,风姿秀雅,一样的见多识广,不管多冷僻偏门的领域他好像都有所涉猎,琴棋书画无一不通,无一不晓。

可张猷与王道容分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

张猷性子温和疏阔,生了一副软心肠,周围邻里有个不方便的常过去搭把手。他懂药理,每个月都要去城里的药堂帮忙。若是遇到什么野狗野鸟横死路边,甚至还不厌其烦地刨坑掘土,就地埋葬。

慕朝游问他缘由。

张猷却道:“野狗野雀也是世间生灵,叫我遇上也算有缘,相送一程,不过举手之劳。”

非止慕朝游钦佩他的为人,阿砥也极喜欢这位心软热情的张郎君。

相识三年之后,某一日,张猷陪她去水边祭拜王道容。

她捻了香拜了两拜,回过神却看到张猷脸上难得显露犹豫羞窘,慕朝游不解其意,问他发生什么事。

张猷摇摇头。

慕朝游再三询问,他仍不肯开口。

慕朝游只得作罢,正打算收拾东西打道回府。

孰料,张猷却好像下定决心般轻声开口,“朝游,你我相识已有三载,这话一直深埋于猷心底,未敢向你言明。”

“斯人已逝。”张猷看了眼那小小的坟堆,“人是要往前看的。这话说出去冒犯,但猷还是想问,朝游你可愿嫁我?做我的妻子,让我代替这位朋友来照料你之余生?”

“我知晓坟中这位君子与你之间恐怕并未朋友这么简单。”

对上慕朝游吃惊的视线,张猷善解人意说,“朝游也不必急于给我答复,今日选择在此开口,也是想让你这位朋友作个见证。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成或不成都不会动摇我对你之心意。”

慕朝游没有立刻回复他,回去之后,她难得失眠了。

她以为经历过王道容这些事后,她已经不会去爱,不敢去爱。但这三年下来,她与张猷之间的关系的的确确已经超越了朋友之间的界限。

她要答应吗?她还能答应吗?

爱情是这世上最伟大真挚的感情之一,只可惜如今这个世界,人们早已自顾不暇,实难以想象为彼此奉献身心灵魂。

慕朝游一直以为爱人并不可耻,继续去爱的勇气并非人人能得。

她并不否认自己对张猷的好感,当天夜里她考虑了很多,考虑了很久,又询问了阿砥的意见。

三个月后,慕朝游与张猷在这座偏僻的小城镇中结为了夫妻。

婚后二人相处甚谐,比之从前而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们或许会真的白头到老,张猷,或者说王道容也是这么以为的。

当年退回淮南之后他假死脱身,选择了一个从前的自己最瞧不上的办法。

他找到全南国最出色的巧匠,潜心学习乔装易容的法门,通过化妆、工具,他一点点改变了自己的形貌。他甚至还找到南国最精妙的口技者,学会改变了自己的嗓音,改正自己举手投间的一些小的细节、习惯、癖好。

他变成了张猷,日日守候在水边,只是为了赶走陈恺出现之前,偷梁换柱,瞒天过海,及时取代他而存在。

他果然又借着张猷的身份与慕朝游再续前缘。

三五个月的伪装容易,伪装一辈子却难。

婚后半载,慕朝游很快便觉察出了蹊跷。

张猷从不当着她的梳洗打扮,夫妻同床共枕这半年来,他从未有一日起得比她更晚,总是她睁眼的时候,他便已经梳洗妥当,风姿隽爽,浑如玉人一般。

起床之后,他就去叫阿砥起身,帮她洗脸梳头,简直宛如生父一般耐心细致。

在成亲之前,慕朝游就已经跟他说过,自己不打算再生育,张猷也不甚在意,只说,“婚姻是夫妻两人之间的事,我无有纳妾之念,也无意血脉延续。只要夫妻恩爱便已心满意足。乱世人命卑贱,便是高门士族,阖族处决得也不罕见,能否活到明日还是两说,不若怜取眼前人及时行乐。”

张猷的态度也是慕朝游当初答应他求娶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夫婿,他关心妻子,体贴继女,操持家务,已是无可挑剔。可随着与他相处越久,慕朝游便越发觉得古怪。

他实在太像王道容了。

这一番血脉论更让慕朝游想起王道容之前曾对她说过的话。

若是细心留意张猷生活中的种种细节,只觉与王道容毫不相干。可若从此按下不想,又觉那股淡缈气质无处不在,令人生疑。

事情转折发生在二人成婚几年后。

这一日,张猷去了集市买菜回家中做饭,慕朝游则去学堂接阿砥下学。

天气原本还是好好的,哪知道走到半路,顷刻之间,乌云压顶,飞沙走石,下起暴雨来。

慕朝游跟慕砥都没带伞,只得匆匆找了户人家屋檐避雨,等了足足小半个时辰,雨势非但没有减弱,反倒越下越大,四下一片漆黑,伸手望不见五指。

正当这时,黑暗中忽然出现一团飘摇的灯影。

张猷提着灯,撑着伞,怀里还抱了一把伞,一脚深一脚浅地冒着倾盆大雨沿路找了过来。

风大伞斜,等到达慕朝游跟前时,他面色苍白如雪,半边身子都已被雨水淋湿。

却对自己的境况只字不提,只是说:“抱歉,是我来晚,令你等久了,冷不冷?”

回去的路上,张猷一人走在前替她俩探路,慕朝游则跟阿砥共撑一伞走在后。

拳头大的灯火被风吹得摇摇欲坠,张猷清减的身躯似乎行将被夜色吞没,昏暗的光线下慕朝游注意到他稍显凌乱的脚步,还有那强作平静的,挺拔得有些刻意的脊背。

慕朝游几乎立刻便想起一个故人。

她本想开口询问,但目光触及到苍白面颊,被雨水打湿的衣裳,便又缓缓闭上了嘴,抿紧了唇瓣。

她怕那个呼之欲出的答案。

这几年下来,他的确用行动证明了自己,践行了自己当年的承诺,表现得无可挑剔。

阿砥还有两年就要成年。

人生在世,难得糊涂。

在那之后,王道容也曾有过几个惊险的瞬间险些被慕朝游觉察出蹊跷,好在他反应迅速,及时遮掩了过去。

正如他自己当初所言,装到死谁能不说一句真?

只可惜人生百年,若白驹过隙,他与慕朝游只厮守了三十个春秋。

这三十年间,他们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生活平静而美,美好得王道容白日里醒来,常常恍惚担心这不过又只是他一场梦境。

直到三十年后的某个午后,慕朝游毫无预兆地突然病倒。

其实这些年来她的身子骨一直就不算好,或许是年轻时亏空了元气,这一次,任凭他穷尽一切办法,也无法挽回她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拯救她的性命。

慕朝游去世前的那一日,他守候在她身边,立誓下辈子仍要做夫妻。

孰料,慕朝游却摇摇头,轻声说,“没有下辈子了。”

王道容倏地安静下来,他似乎预感到了她接下来的话。

慕朝游轻轻闭上眼,她已经很虚弱,嗓音轻缈如雾,吃力道,“这一辈子已经足够,至于下辈子,你我还是不要再见面了。”

她到底是什么时候确信张猷就是王道容?

或许是成婚之后五年,十年。这世上从没有天衣无缝的伪装,他们是这世上最了解彼此的人。

饶是慕朝游再心冷如铁,也抵不过王道容将自己的死亡也拿来算计。

他叫小婵送来自己假死的讯息,利用慕朝游心底这一份遗憾和愧疚,“伪装”——许是真心,竭力活成她理想中温柔仁善的模样,与她日久生情,他的确用行动证明了自己,让这段感情深入她的骨血,再也割舍不断。

慕朝游死后不久,王道容也开始不吃不喝,他身体日复一日地虚弱下来,终于有一日中了风寒,一病不起,仅仅在她去世三个月后便追随而去,撒手人寰。死后,慕砥遵循慕朝游的遗嘱,并未将两人合葬,只分葬在同一处山坡。

坟前渐渐长出两棵松树,经年累月之下,松树相依相生,竟长到了一起,倒蟠弯曲,浓阴如盖。

当日闭眼的刹那,王道容仿佛听到一个熟悉的,苍老的嗓音。

“山川流转,日月变幻,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而人力微薄,不过朝生暮死,一夕之间。”

“今日看他富贵,权势在握,明日便要大祸临头,来去空空。”

“人世百年,能厮守这三十年,你也应该满足。”

那嗓音轻轻叹息,“何苦再执着呢。”

王道容缓缓睁开眼,望向面前的老人,大梦初醒,梦中已是百年身,“师父。”他谦恭说。

那老头儿头发花白,个子矮小,拄着个拐杖劝他,“我这番话想必你深有体会,人世无常,只争朝夕,你又何苦执着。”

他仿佛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久到几乎已经分不清梦境和现实的疆域。

他记不起,慕朝游到底是与陈恺终成眷属,还是已经跳水自尽,亦或者他的确与慕朝游厮守半生,而慕朝游死前却仍不愿与他约定来世。

但他似乎有记忆,他死之后,尸身被送到建康,魂魄则被许仙翁带走。他是死在中原?还是病死在淮南?记不清了。

王道容静了一刹,面对许仙翁难道吐露了自己的真心,“容只是,不明白。”

“难道我与她当真无一个圆满吗?”

许仙翁道:“禅门讲一个恒河沙数三千世界,你当知晓她并非此界中人。”

王道容:“弟子曾为她卜卦,瞧不出她命数变化。”

许仙翁叹道:“那正是因为她非我辈中人,若非那日机缘巧合,天象变化,也不会将她误打误撞缘来至此。一抹游魂恰巧聚阴阳二气而凝成实形,似真非真,似幻非幻,那神仙血也是由来于此。三千世界,风物不同,各人观念不一,于你,于她不过都是一段孽缘。”

“她既非我辈中人,你强求亦是无用。”

慕朝游的确曾经借“梦境”向他透露过异世界的事,王道容缄默良久,轻声说:“若弟子非要执着呢?”

许仙翁:“凤奴,你还记得我当初是如何教你,天如何而长?地如何长久?我送你这一场场大梦,你仍然不能放下吗?”

王道容道:“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许仙翁颔首,“天地能够长久,是因为天地不为自己生存而自然运行,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

“弟子无法放手。”

“无私才能成其私。姑且放手一试,你也瞧见慕娘子所受的委屈与艰辛,放她海阔天空,是为了她而放手,而非为了放下自己的执着而放手。”

这一次,王道容沉默更久,就到仿佛地老天荒,魂魄也灰飞虚无,而许仙翁一直耐心等待。

他这个弟子生来早慧,有慧根,却没仙骨。

他这个年纪早已看开了人事,鲜少插手他人命格,若非不忍见弟子沦落到这个地步,也不会破天荒地留他魂魄。

过了很久很久,王道容才问:“弟子该怎么做?”

“做你该做的,放下执念,入轮回,投胎去。”

“宇宙寥廓,世界虽不一,生死轮回却为一体。她一抹游魂恰巧聚阴阳二气而凝成实形,有朝一日会回归本来,或许要待她死后,或许又逢下一次天象变化,会更早。你与慕娘子也算有缘,若你时时持仁爱之心,常行善事,勤勉修行,下一次轮回转世,未尝不能有再见的机会。而父母子女亲缘本天定,若你功德具足,或许当真还能再续前缘,成就你另一番圆满。”

王道容站起身,躬身行了一礼,“弟子明白,弟子受教。”

-

慕朝游是被地铁的播报音吵醒的。

车门开启的一刹那,人们如繁忙的工蚁一般潮水涌入。

车厢里的冷气打得太足,令她睁开眼的刹那,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入目是人们身上穿着的一片鲜亮的色彩。

大面积的,鲜艳的颜色撞入眼球,令大脑昏昏沉沉还没及时清醒的她,感到一阵怪异的陌生。

她仿佛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她梦到了自己穿越到了一个叫南国的异世界,还认识了个叫王道容的世家子,生下了个叫阿砥的女儿。

这梦境太过真实,真实到这一刻她竟分辨不出现实和梦境的疆界,更不要说梦境后半段她好像一直在坠入更深层次的梦境?

她不是身穿吗?怎么又好好地坐在地铁里?

想到这里,慕朝游忙捋起袖口,手臂光洁白皙,并无任何疤痕旧伤。

想到梦境,想到王道容,又想到阿砥,想到这一切人和事,慕朝游怔了半天,心口如压了一块重石,疼痛是如此刻骨铭心,竟令她喘不过气来。

接下来的路程,慕朝游心里一直惦念着那些古怪的梦境,地铁到站,她跟随人流下了车,走在人潮中,依然感觉到一股深入骨髓的悲伤与孤寂。

她神思恍惚,走路像在发飘,难道真是加班加出了幻觉?加出精神病来了?她要不要周末去挂个精神科看一看?

直到肩膀被人轻拍了一下,慕朝游回过身,待看清来人的刹那,头顶像炸开一个霹雳,直愣愣僵在原地。

那是个身姿颀长秀雅的青年男人,肤白如雪,难得长发披肩。她望进了一双乌黑泛青的眼。

-

转世之前王道容没想过自己还能再遇见慕朝游。

或许是师父不忍,暗中相助,他转世到了一个陌生的异世界,甚至仍保有来时的记忆。

怀揣着一点微末的希望,他一直在打探慕朝游的消息,却始终一无所获。

他只好常行善事,勤加修炼,日日等待。

他等了很久很久,或许一千年,或许两千年他已经记不清了。

他一次次轮回,一次次转世,见到了皇朝的兴衰,人世的变化,也见到了百年间翻天覆地的新气象。

也终于彻彻底底,理解了她那些执着,那些坚守到底从何而来。

他坚信,他们终有一日会重逢。

终于,世界一点点变成她曾经诉说过的模样。

这一次,他抛却了一切外物,没有了金钱,权势,地位,家世的逼迫,如今的他只赤条条一个人,却是能真真正正与她平等对话的人。

历经千年,他终得以与她重逢。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